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、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,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、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。”作为中国人,我们决不能冷落自己的传统节日,而应该让其在新时代中迸发出新的生命力。
2017年1月25日,中央办公厅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《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》要求,“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,丰富春节、元宵节、清明、端午、七夕、中秋、重阳等传统节日文化内涵”,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。
博大精深的文明历史,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,值得华夏子女为之自豪,我们要时刻记住自己的身份,铭记我们民族的历史文化,用心过好我们的传统节日,努力做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践行者。弘扬民族文化,传承民族精神,体现自身文化特色,彰显华夏文明悠久的历史,自觉抵制过“洋节”,过好中国传统节日,守护我们的民族传统,保持我们的文化基因,这是每一个华夏子孙对民族、对传统、对文化的尊重。在此,向大家发出以下倡议:
1、坚持文化自信,传承传统文化
中国文化博大精深, 源远流长,值得每一位华夏子女自豪。我们应该提高自身素养,加强对传统节日的了解,传承发扬传统节日中蕴含的优秀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。同时,我们更要营造健康高雅的传统节日文化氛围,做中华民族优秀节日文化的传承人和发扬者。
2、提倡理性过节,告别西方洋节
利用各种方式、多方渠道进行中华传统文化节日的宣传介绍,理性看待西方节日,不盲目仿效、不跟风、不媚外、不组织、不参与“洋节”相关活动。过好我们的节日,提升节日文化内涵。
3、坚持以身作则 积极争当表率
请学生党员、团员、学生干部在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上要起带头作用,成为恪守中华传统文化的典范,让不过洋节成为自觉行动,带头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,丰富传统节日文化内涵,树立新时代良好形象,守护我们的民族传统,保持我们的文化基因。
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,让我们心怀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,过我们的传统节日!
学生工作部
2024年12月22日
文化是民族的血脉,是人民的精神家园。让我们携起手来,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增强文化自信,弘扬传统经典文化,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,为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。